
資訊中心
?“中國版監管沙箱”試點推進重塑金融安全新格局
“‘中國版監管沙箱’試點穩步推進,金融科技在金融基礎設施、數字貨幣、財富管理、新型支付、供應鏈金融、普惠金融、綠色金融、金融監管等領域廣泛應用,奠定未來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基本形成?!苯?,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作出了上述介紹。
面對疫情和不斷變化的國際金融形勢,中國金融業在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少挑戰,但也不乏機遇。“中國版監管沙箱”試點的穩步推進,便是金融科技發展的機遇之一。
數據顯示,2020年北京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188億元,同比增長5.4%,高于地區GDP增速4.2個百分點,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9.8%;全市金融業資產總額161.57萬億元,同比增長7.7%。金融科技成為首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“助推器”。
霍學文直言,監管科技重塑金融安全新格局。金融科技時代,金融服務渠道網絡化、形態數字化、場景多元化,金融業務產品更加虛擬、邊界更加模糊,傳統金融風險傳導的時空限制被打破,給金融監管帶來新挑戰。“金融市場既有合理的金融需求,也存在不合理的金融需求,當技術創新尚未帶來制度創新時,技術創新可能會激發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,給現有金融監管機制帶來理念性、有效性、及時性、包容性挑戰?!?
“我們設計開發的‘冒煙指數’持續發揮風險監測‘千里眼’的作用?!被魧W文介紹說,針對預付費資金監管平臺已經上線測試,采用區塊鏈存證和時間戳等技術對參與預付費資金存管的用戶、平臺、銀行和行業主管部門提供常態化監管支持。
在他看來,金融科技用得好,將成為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“利器”,用得不好也可能成為引發金融風險以至社會風險的“殺器”。因此必須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,完善金融科技技術標準、業務規則、安全防線,提升金融體系抵御風險的能力。同時,要實現各方面的充分連接,金融與科技、金融與民生、金融生態與外部生態、國內生態與國際生態才能共同孕育成長,生態邊界逐步融合,包容開放、互利共贏的新發展格局才能真正形成。
霍學文認為,未來金融科技將呈現七個發展趨勢:一是金融技術發展總是從邊緣突破,然后在金融服務薄弱環節、人力和制度難以解決的問題難點、節約人力成本方向由邊緣向中心點侵蝕。二是金融科技首先替代高人力成本業務,由量變到質變。三是金融科技讓普惠金融從理想變成現實。四是金融科技讓金融監管不斷面臨平衡選擇。五是金融監管越來越需要強化監管科技。六是智能監管,需要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智能金融監管設計。七是智能監管需要強大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。既要防止黑天鵝,也要防止灰犀牛,還要防止連鎖反應。
本文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968236145779933704/?channel=&source=search_tab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網絡,所發內容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